麝香的功效与作用(2)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2)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麝香的功效与作用(2)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文章目录列表: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2)
2.木通的功效与作用(2)
……
科学研究表明,麝香有着雄性 样作用。
抑制血管通透性作用
麝香能够抑制血管通透性,对心血管系统有着一定的保健作用。
抗早孕作用
麝香有抗早孕作用,而且麝香酮的抗孕作用并非动物中毒作用的结果。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麝香水溶性蛋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实验观察到麝香对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产生抗体灌胃M无抑制作用。似有增强作用。麝香无免疫诱导作用,但在抗原绵羊红细胞存在下,麝香能使实验小鼠脾脏明显增大。
抗肿瘤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麝香对离体动物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对动物肿瘤组织的细胞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平滑肌的作用
麝香能增强异丙肾上腺素等对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既能增加异丙肾上腺素等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作用。
预防缺血性心脏障碍
麝香对血栓引起的缺血性心脏障碍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消肿
麝香对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催产下胎
麝香有催生下胎之效。可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治疗心绞痛
近代临床报导用人工麝香片口服或用人工麝香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均取得良好效果。
开窍醒神
麝香可以用来治疗闭证神昏,因麝香以辛香走窜为用,对于各种原因的所导致的闭证神昏都有效,如治疗热闭神昏的安宫牛黄丸和寒闭神昏的苏和香丸都使用了中药麝香。
活血止痛
麝香可以用来治疗淤血诸痛,如血淤经闭、心腹爆痛、跌打损伤等症。治疗血瘀之证,常与中药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药同用。另外因麝香有活血止痛之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咽喉肿痛、风湿痹症等。如治疗疮疡肿痛常与中药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如醒消丸。
麝香的副作用——孕妇忌用
麝香既是一种中药材,又是一种名贵的香料。但是大家对麝香的副作用却很陌生,殊不知麝香的副作用对某些特定人群具有很大的副作用。
麝香中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酮,超量或使用不当可中毒,小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呈抑制作用。尚有雄 样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严重者使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内脏广泛出血而死。
麝香用量过大常规用量入药偶出现轻微头痛、恶心、胃口差。过量使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性。中毒症状:口腔粘膜糜烂、恶心、呕吐、牙齿脱落、便血、吐血、尿血,严重者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内脏广泛出血而死亡。曾有报道一小儿服麝香0.06克引起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昏迷、抽搐、无尿、瞳孔散大。
用麝香不当本品芳香走窜,能坠胎,孕妇忌用。古代医家认为: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海虚而寒热盗汗者不宜使用。现在麝香入药多配合其它药物制成丸剂,应掌握好适应证,避免药不对证的现象。
以上就是麝香的副作用,对于体弱阴虚的孕妇来说,应该远离麝香,因为就算是麝香的气味都会对体内胎儿具有催产作用,为了避免堕胎风险,孕妇们还是小心为妙。
麝香的相关知识
(一)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6~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二)麝香适合人群
虚脱症禁服。麝香堕胎,孕妇禁内服外用。
(三)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源于 上 部成方药典、900多年前的宋代 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苏合香丸。自宋代以来,苏合香丸一直是历代岐黄高手“治卒心痛”的首选良药。药物成分是,蟾酥、人参提取物、麝香、苏合香、牛黄、肉桂、冰片。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塞。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或症状发作时服用。
注意事项
(1)过敏体质者慎用。
(2)麝香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请将麝香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4)运动员慎用,孕妇及对麝香过敏者禁用。
(四)麝香壮骨膏 ? ? ?
麝香壮骨膏的主要成分有麝香、八角茴香、山奈、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薄荷脑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麝香。镇痛,消炎。用于风湿痛,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扭伤,挫伤。
用法用量
外用,贴患处。将患处皮肤表面洗净,擦干,撕去复盖在膏布上的隔离层,将膏面贴于患处的皮肤上。天冷时,可辅以 与热敷。
注意事项
(1)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3)有皮肤病者慎用;皮肤破溃或感染处禁用。
(4)含盐酸苯海拉明、硫酸软骨素。哺乳期妇女慎用。
(5)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使用中如有皮肤发痒、变红或其他不适等过敏现象时,应立即取下,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7)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9)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 监护下使用。
(11)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四)麝香的附方
治卒中风:青州白丸子,入麝香同研碎为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如牙紧,可自鼻中灌入。(《魏氏家藏方》)
治中风不醒:麝香二钱。研末,入清油二两,和匀灌之。(《济生方》)
治痰迷心窍:麝香一分,月石、牙皂、明矾、雄精各一钱。上共研匀,密贮,每服五分。(《疡科遗编》)
治中恶客忤垂死:空青一两(细研),麝香一分(细研),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上药相和,研令匀,每服以醋一合、汤一合相和,调散半钱,不计时候服之,须臾即吐为效。(《圣惠方》)
治小儿诸痼潮发,不省,困重:白僵蚕(汤洗,焙黄为末)半两,天竺黄一分(细研),真牛黄一钱(别研),麝香(研)、龙脑(研)各半钱。上拌研匀细,每服半钱,生姜自然汁调灌眼,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白金散)
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 发不止:麝香半两(细研),阿魏半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干蝎三分(微炒),桃仁五十枚(麸炒微黄)。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洒下二十丸。(《圣惠方》麝香丸)
治厥心痛:麝香(别研,每汤成旋下),木香一两(锉),桃仁(麸炒)三十五枚,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一两,槟榔(煨)三枚。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捣筛,入桃仁,再同和研匀。每服三钱匕,水半盏,童子小便半盏,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末半钱匕,搅匀温服,日二服。(《圣济总录》麝香汤)
治跌打气闭:牙皂、北细辛、南星、冰片、麝香等分。为末,吹鼻。(《医钞类编》吹药方)
治痈疽发背及诸恶疮,去恶肉:麝香、雄黄、矾石、闾茹(一作’真朱’)各一两。上四味治下筛,以猪膏调如泥涂之,恶肉尽,止,却敷生肉膏。(《千金方》麝香膏)
治鼠瘘:麝香(研)、雌黄(研)。上二味等分,并为散,取虾蟆背白汁和涂疮孔中,日一度。(《古今录验方》)
治小儿疳,常渴,饮冷水不休:麝香一分,人中白一分。上药邡研令细,以蒸饼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煎皂荚汤下二丸,空心、午后各一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方》麝香丸)
治牙痛:麝香大豆许,巴豆一粒,细辛末半两(钱)。上药同研令细,以枣瓤和丸,如粟米大。以新绵裹一丸,于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有蛀孔即纳一丸。(《圣惠方》麝香丸)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7460 字) 展开全部内容
木通的功效与作用(2)
今天给各位分享制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制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2、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3、吴茱萸的功效介绍吴茱萸怎样做更好吃4、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5、吴茱_作为一种中药它具备什么作用与功效呢?6、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细数有6个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是我国中药材中较为重要的药材之一,对很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日常生活中服用,还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如今西医太发达了,一般人对中医已经不了解了,关于这种中药,那么,吴茱萸的作用和功效有没有详细的了解?
一、吴茱萸的功效和作用
1、改进气道
吴茱萸的有效成分能改善呼吸问题。
很多人在雾霾天气中会出现呼吸道不适,吴茱萸可促进气管纤毛的运动,使呼吸道能更顺畅地排出异物,使气管通畅,缓解呼吸道的不适。
所以,在灰尘比较多和雾霾比较严重的季节,服用吴茱萸能有效调理呼吸系统。
2、排毒防癌
吴茱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它能将体内的毒素排出,帮助身体抵抗癌症的侵袭。
吴茱萸能有效抑制鼻咽部癌症,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服用吴茱萸,可减轻癌细胞扩散,减轻其对身体的伤害。
3、止血消肿
由于吴茱萸具有止血消肿的功效,所以肿瘤、出血疾病都可以通过吴茱萸来治疗。
很多人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如煎吴茱萸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的症状。
又可排脓去瘀,对很多炎症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二、吴茱萸副作用
虽然吴茱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它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吴茱萸是小毒,而且它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大量使用,可引起中毒反应及神经系统问题。
吃完吴茱萸后,皮肤会出现猩红热样药疹,同时在四肢皮肤上也会出现瘙痒、灼热等不适症状,皮肤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颜色鲜红。
此外,吴茱萸还会引起腹痛、腹泻、视力下降、神经衰弱、头疼痛、眩晕等不良反应。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吴茱萸的性味热,味道辛、苦,有稍微的毒性,吴茱萸的果实是五角星形状的,表面是粗糙的,还会有一些凸起的斑点,主要是用来壮阳止泻,驱寒止痛的,同时还可以对治疗呕吐有一定的效果。
吴茱萸可用来祛寒,同时也可以通经络,止痛,如果吴茱萸用来做饭的话,能够暖脾胃,能够增进食欲;同时如果是有舌苔白,或是没有食欲,小腹抽搐的疼痛的情况,都可以用吴茱萸的来治疗哦。
吴茱萸能够如脾胃经络,有祛寒止痛的效果,同时对于防治呕吐也有不错的效果,中医提醒如果有脾胃虚寒,或是胃气上逆的情况,也是可以用它来治疗的。
吴茱萸能温脾暖胃,如果有食欲不好,或是晚上腹泻,或是消化不良的人,其实吴茱萸都是可以有挺好的治疗效果的。
治疗头痛或是偏头痛情况:有些人经常的会出现头痛或是偏头痛的情况,这时候其实不要总是认为是自己太累了,高血压也是会导致头晕头痛的,吴茱萸用来入药或是入膳都是有治疗的效果的。
吴茱萸的使用方法:不管是吴茱萸入药或是放在膳食里,或是泡酒,每次使用的量控制在3-5g会比较合适。
吴茱萸使用禁忌:吴茱萸属热性的药材,如果使用的太多可能会引起上火的情况,所以最好少用,同时阴虚火旺的人或是孕妇不宜使用吴茱萸。
因为吴茱萸有毒,大量使用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体温升高、毛发脱落等情况的。
推荐阅读:白癣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
吴茱萸的功效介绍吴茱萸怎样做更好吃吴茱萸又名茶辣、臭辣子树等,将嫩果拿去泡制并晾晒成干后就是我们常见的中药吴茱萸,既然它是一味中药,那肯定对人体的健康有所好处,那么吴茱萸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解答吴茱萸的功效介绍以及吴茱萸怎样做更好吃。
一、吴茱萸的功效介绍
1、吴茱萸是芸香科落叶灌木等同种植物接近成熟的果实,它的处方名称为生吴茱萸、泡吴萸、吴萸等,既可以温中止痛,又能起到理气燥湿的功效,但阴虚火旺的人切记不可服用吴茱萸,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2、吴茱萸性热味苦寒,具有降逆止呕和的功效,因阴浊上逆、肝胃虚寒所导致的胃脘疼痛或头疼等病症的患者,服用吴茱萸后会使这些病症得到缓解。
3、黄连、吴茱萸和生姜这三种药材都具有止呕的功效,但是吴茱萸只适合治疗温肝因肝寒导致的呕吐不止的现象。
吴茱萸和干姜都具有散寒的功效,这两种中药放在一起使用可以治疗脘腹冷痛、寒郁中焦等病症。
不仅如此,单独服用吴茱萸还能治疗腹痛、寒泻和闭经等症状。
二、吴茱萸怎样做更好吃
1、吴茱萸粥
准备吴茱萸粥、五味子、补骨脂和山药,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磨成粉,放入适量的拜堂,服用时只需用温开水就可调制成粥,然后进行饮用。
吴茱萸粥具有补肾健脾的功效,还能缓解因肾虚引起的腹泻,若你每到早晨就会有腹泻的症状,那不妨在生活中时常服用吴茱萸粥。
2、羊肉葱姜汤
在砂锅内放入吴茱萸、羊肉、橘皮和葱姜等材料,并进行炖煮,时常服用这道菜可以起到温阳的作用,还可以将体内的寒气驱赶,非常适合脾阳虚的老年人服用。
3、吴茱萸酒
首先把吴茱萸与甘草切碎,然后倒入适量的白酒,并密封起来,放入锅中隔水煮沸,煮沸后待浸泡一个晚上,将残渣去掉即可服用,服用后可以起到解毒的作用。
我总结:以上就是吴茱萸的功效介绍和吴茱萸怎样做更好吃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对吴茱萸的功效有了很好的认识。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任何中药治疗疾病都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式,遵循医生的嘱咐,这样才能发挥出药效,从而缓解病症。
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吴茱萸别称吴萸、茶辣、漆辣子等,为芸香科吴茱萸属小乔木或灌木,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下面我分享了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吴茱萸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热。
归经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吴茱萸蒸溜液、煎剂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正常犬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4克生药/每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煎剂给犬灌胃降压幅度较静脉注射小。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3、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
4、镇痛作用:吴茱萸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
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体温升高,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
24克/k克给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
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
6、抗菌作用: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吴茱萸的配伍应用
1、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
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逆止呕。
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2、配党参: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
党参具补气和中之功。
二药相配应用,温中寓补,功专散寒补虚,即可暖肝,又可暖脾,可用于呕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美尼而氏证。
3、五味子:吴茱萸辛苦大热,即能入肝中焦温胃暖脾散寒燥温,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而疗寒疝寒泻,对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用之甚宜。
五昧子酸温,有益肾收欲之功,与吴茱萸同用,能助其止泻之效。
二药配对,一偏治本,一偏治标,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脾肾两虚、五便泄泻之证。
4、配当归: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温中散寒、燥湿止呕,疏肝止痛,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治疗血寒经闭,行经不畅及腹痛等,当归味甘而重,辛而气轻,补血之中又能行血。
二药合用,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当归温补,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
当归温补,吴茱萸温经以行之,相辅相助。
温经治血,调经止痛功甚著。
5、配木瓜:吴茱萸辛开苦降。
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疏筋活络,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
主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酸软无力,疝气腹痛。
吴茱萸的毒副作用
1、吴茱萸服用后可出现猩红热样药疹,表现为四肢皮肤灼热、瘙痒不适,出现针尖大小鲜红色丘疹,压之褪色,颈前及上胸融合成片,界限不清,皮温升高。
2、吴茱萸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模糊、错觉、脱发、胸闷、头疼、眩晕或皮疹。
吴茱萸的药用附方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姜汤下七十丸。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
水三盏,煎七分,顿服。
纵浓,亦须强服。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
为末,汤服一钱。
4、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
为末,炼蜜丸悟子大。
每热水下五十丸,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
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
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
冬天略温服亦得。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
共研细末备用。
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17、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
诸疮亦治之。
1.芒硝的药用价值与副作用
2.吴茱萸的不良反应
3.巴戟天的副作用是什么
4.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5.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吴茱_作为一种中药它具备什么作用与功效呢?吴茱_作为一种中药,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作用,用于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腹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细数有6个1、祛寒止痛。
吴茱萸味辛、性温,可以用于因经脉受寒而引起的头痛、腹痛和痛经等多种症状。
吴茱萸搭配人参、生姜煮成吴茱萸汤,服用有助于缓解因风寒而引发的头晕、头痛和呕吐。
2、补阳止泻。
吴茱萸苦燥,能燥湿、补阳,可以用来治疗腹泻,吴茱萸配以补骨脂、肉 、五味子等用用,可以达到温脾益肾、助阳止泻的功效。
3、降压。
科学实验证明,吴茱萸可以使外周血管扩张,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的效果。
4、健胃。
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是苦味质,具有苦味健胃的功能。
此外,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5、镇痛。
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和吴茱萸内酯都是镇痛成分,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6、驱蛔虫。
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可以消灭猪蛔虫,对蚯蚓和水蛭也有致命作用。
关于制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和制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
马兜铃酸能提高吞噬细胞的活力,并能对抗泼尼松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
木通的副作用
临床应用的木通种类有三种,马兜铃科木通(关木通)、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毛茛科木通(花木通)。现代研究表明木通有较小毒性,毒性成分为木通甲素(马兜铃酸)、木兰花碱及木通皂苷。过量的马兜铃酸致内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肾脏供血障碍,引起肾小球坏死。马兜铃酸可能对肾细胞直接损害。木通中含较多钾离子,尿毒症本身排钾困难,钾不能排出体外,产生高钾血症。此外,木通毒素可引起内脏毛细血管病变,造成内脏出血、水肿,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主要为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头痛、面部浮肿、尿 、尿急、夜尿、腰痛、少尿、无尿、血压上升、神志不清、蛋白尿、管型尿、血中及尿中非蛋白氮及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高血钾、低血氯、最后导致肾衰竭而死亡。
用药建议
《本草经疏》:“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禁用。妊娠忌之。”
《得配本草》:“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用。”
中药关木通中含有的马兜铃酸能损伤肾小管及间质,会使近端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坏死,患者出现肾性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同时有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
木通治病验方
木通散(《妇人大全良方》) 木通、青皮、川楝子、萝卜子、舶上茴香、莪术、木香、滑石(莪术、木香、滑石、用巴豆炒黄,去巴豆末用),(茴香炒),上为末,煎葱白酒,主治胁肋苦痛,并小腹牵引痛。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生地黄、甘草 (生)、木通各等分上同为未;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用治小儿心热(小肠有火,便赤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疮,咬牙口渴)。
治水气方(《圣惠方》) 乌臼皮二两,木通一两 (锉)。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钱,用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
治尿血方(《本草经疏》) 木通、牛膝、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同煎服。用治尿血。
通草饮(《圣济总录》) 木通(锉)三两,桑根白皮(锉,炒),石韦(去毛),赤茯苓(去黑皮),防已、泽泻各一两半,大腹(炮)四枚,上七昧,粗捣筛。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食前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用治涌水,肠鸣腹大。
木通散(《圣惠方》) 木通二两(锉),赤茯苓二两。羚羊角屑一两半,川升麻一两半,马蔺根一两,川大黄一两半(锉砰)微炒,川芒硝二两,前胡二两(去芦头).桑白皮二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用法用量: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用治喉痹,心胸气闷,咽喉堵塞不通。
调经方(《本草经疏》) 木通、牛膝、生地黄、延胡索,同煎服,治妇人经闭及月事不调。
木通汤(圣济总录) 木通、钟乳各一两,漏芦 (去芦头)二两,栝楼根,甘草各一两。上五味,捣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水一盏半。黍米一撮同煎,候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用治产后乳汁不下。
分心气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木通、赤芍、肉桂、半夏、赤茯苓、桑白皮、陈皮、大腹皮、青皮、甘草、羌活、紫苏、生姜、大枣,主治一切气不和或事不随意。使郁之气,留滞不散,停于胸膈等证。
木通散(《医学综旨》) 木通、条芩、木香、槟榔、紫苏、枳壳、白术、茯苓、生姜。用治妊娠四肢浮肿,或身面目俱浮,谓之子肿。
万全木通散(《医学入门》) 木通、滑石、茯苓、车前子、瞿麦,用治膀胱有热,小便难而黄。
木通散(《证治准绳》) 木通、苏叶、桑白皮、猪苓、赤茯苓、槟榔、生姜、葱白。用治脚气,肾炎等引起的水肿。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木通、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甘草、大黄。用治湿热结于膀胱,则溲时涩痛,淋沥不尽,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人参、黄芪、当归、麦冬、木通、桔梗,用猪蹄煮汤,用治气虚血少,乳汁化源不足,无乳可下者。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当归、自芍、川芎、生地黄、柴胡、青皮、花粉、漏芦、木通、桔梗、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用治产后乳汁分泌少,胸胁胀闷,情志抑郁不乐或有微热,食欲减退。
五淋散(《医宗金鉴》) 当归、赤芍、苦葶苈、黄芩、木通、栀子、车前子、淡竹叶、滑石、葵子、甘草、赤茯苓。用治膀胱有热,血淋涩痛。
葵子散(《医宗金鉴》) 桑皮、瞿麦、木通、栀子、赤茯苓、车前子。甘草、葵子。用治湿热蓄久石淋,茎中痛。
木通的附方
治小儿心热(小肠有火,便亦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疮,咬牙口渴):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淡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
治尿血:木通、牛膝、生地黄、天门冬、麦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同煎服。(《本草经疏》)
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乌臼皮二两,木通一两(锉),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钱。(《圣惠方》)
治涌水、肠鸣腹大:木通(锉)三两,桑白皮(锉,炒)、石韦(去毛)、赤茯苓(去黑皮)、防己、泽泻各一两半,大腹(炮)四枚。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如入行五里再服。(《圣济总录》通草饮)
治喉痹,心胸气闷,咽喉妨塞不通:木通二两(锉),赤茯苓二两,羚羊角屑一两半,川升麻一两半,马蔺根一两,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川芒硝二两,前胡二两(去芦头),桑白皮二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木通散)
治妇人经闭及月事不调:木通、牛膝、生地黄、延胡索。同煎服。(《本草经疏》)
治产后乳汁不下:木通、钟乳各一两,漏芦(去芦头)二两,天花粉,甘草各一两。上五味,捣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黍米一撮同煎,候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木通汤)
治心经有热,唇焦面赤,小便不通 木通、连翘各三钱。水盅半,灯心草十茎,煎八分服。(《医宗必读》通心散〕
治妊娠小便不通及胞转脐下胀痛 木通、黄芩、冬葵子、生地黄(焙)各二两。上为末,用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灯心草汤下,食前服。(《普济方》木通丸)
治妇人脐腹疼痛,不省人事 木通(去皮)、白芍药(炒)、五灵脂(炒)各等分。上(口父)咀,每服五钱,醋水各半盏,煎七分,温服。(《济阴纲目》)
治风热多睡,头痛烦闷 木通二两(锉),粳米二合。上以水二大盏,煮木通取汁一大盏半,去滓,下米煮粥,温食之。(《圣惠方》木通粥)
治小儿(疒颓)疝,发作疼痛 木通(锉)、胆矾(研)各一分。上研为散,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普济方》木通散)
治响疝 木通、川楝子各一钱,大茴五分,飞盐三分半。为末,水酒空心调服。(《(鱼孚)溪单方选》)
治睾丸炎 木通茎藤30~60g,葱适量。水煎熏洗。(《福建药物志》)
治喉咙痛 用木通煎汤服之,或将木通含之,咽津亦得。(《普济方》)
治酒齄鼻 木通、细辛、炮附子。蜜和,绵裹纳鼻中。(《脉因证治》)
治小儿鼻塞及生息肉 木通(锉)、细辛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绵裹少许,纳鼻中,日三易之。(《圣惠方》)
聪耳磁石酒:磁石30克,木通、石菖蒲各80克,白酒1700克。将磁石捣碎,用纱布包裹;石菖蒲用米泔水浸2日后切碎,微火烤干。把3味药装入纱布袋里,与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早、晚各一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功效:通窍,聪耳。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之耳鸣、耳聋等症。
木通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内无湿热,津亏、气溺、精滑、溲 、孕妇忌服。
《本草经疏》:“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禁用,妊娠忌之。”
《得配本草》曰:“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厢。”
配伍应用
配生地、竹叶治心经热盛的口舌生疮,伴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小便赤黄,热淋刺痛。生地滋阴凉血;竹叶清心泻火。木通导热下行,故主治之。正如《本草述钩元》曰:“心热尿赤、面赤唇于、咬牙口渴,用导赤散,肾水足,则心火自降。”
配犀角、黄连治热病神昏,发班发疹,如犀角地黄汤证,王士雄曰:“凡心经蕴热。用犀角,黄连等药,必兼木通,其效仍捷,能行心经之热,从小肠出也。”
配车前子、扁蓄湿热蕴阻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前阴不畅,非清泻则热不解。木通能清肺热而降心火。车前子清肝热而通膀胱,扁蓄降肾火而通淋,此皆利湿而泻热,三药相伍,疗效大增。
配龙胆草、黄芩龙胆草、黄芩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佐以木通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如《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龙胆黄芩与木通相伍,治肝胆实火上扰。”
配生薏苡仁、防已 治脚肿或拘挛,因感受风寒湿而以湿邪而偏盛,关节肿痛,肢体麻木重着.薏苡仁、防已,袪风散寒。除湿通络,用木通利水通络,助二药之力。《本草纲目》用治;“通利九窍血脉关节。”
配茯苓,泽泻,二药淡渗,利湿,宁心安神。专走气分,木通入血分,能泻心火导心经湿热从小便而去,故治湿热下注,小便赤涩淋痛。
配王不留行、穿山甲 治产后肝郁气滞。乳汁不行,如乳涌泉散。《本草纲目》曰:“俗有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服之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配当归、黄芪治产后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傅青主女科》通乳丹,即此三味合用,黄芪补气,当归养血,木通通络。气血充足,乳汁自生。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0584 字) 展开全部内容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麝香的功效与作用(2)”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